中公图书|中公网校|申论批改|移动自习室|中公题库
职位检索|考试题库|在线问答
学习平台:
行测备考|申论备考|面试备考|公共基础|申论热点|面试热点|时事政治
【知识点】
一、含义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二、表现
玛勒诗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分为三方面:情绪衰竭(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低。
1.情绪衰竭(情绪耗竭)是核心成分,也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它是职业倦怠的个人压力维度,其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具体表现为对于工作力不从心、丧失热情、易迁怒别人,常常感到焦虑、紧张、情感压抑。
2.去人性化(去人格化)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是视其服务对象(学生)为“物”,而不是“人”,倾向于采用冷漠麻木的心态对待同事或学生,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之间保持距离,具体表现为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对象,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所属物来看待,对学生随意打骂或侮辱,对同事也是多疑嫉妒的态度。
3.个人成就感低是自我表现评价的维度,教师倾向于对自身产生消极的评价,感觉无助以及自尊心消失,将工作中的挫折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职业动机和热情下降,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也随之降低,常出现职业退缩行为,如缺勤或离职。
三、成因
1.社会因素。包括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与其劳动强度不成正比而导致心理上的极度疲劳;应试教育“唯分数论”人为造成教师之间的竞争,使教师处于高负荷运转;社会舆论使教师的压力日益剧增。
2.组织因素。包括学校的组织氛围是否和谐决定教师心情愉快、工作效率高低;学校对教学的评价机制是否科学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有责任的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突之后,不可避免的会感到心力交瘁;学校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也易导致教师增加职业压力。
3.个人因素。低自尊或外控性格类型的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教师自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影响职业倦怠。
【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已经从教五年的吴老师最近表现迟缓、感觉疲惫,成就动机低,对教师这个职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吴老师存在的负面职业心理状态主要是( )。
A.疲劳综合征 B.职业倦怠 C.人格发展障碍 D.人际交往障碍
1.【答案】B。解析: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1)情感衰竭: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视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2)去人格化: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等;(3)个人成就感低: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繁琐事物。
2.【单项选择题】教师对教学工作采取冷漠的态度,在自身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这是教师职业倦怠的( )特征。
A.挫折感 B.耗竭感 C.去个性化 D.个人成就感低
2.【答案】C。解析:去个性化即个性衰竭表现为消极否定,麻木不仁和冷漠态度对待学生,对任何人不信任,缺乏同情心,甚至暴力、体罚学生。
3.【判断题】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映,是个体伴随与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
3.【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心理健康中的职业倦怠。长期的职业压力会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它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